浙江升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成长中的升华工业园

编者按 2004年1月8日,对我们每一位升华人而言非同寻常,升华集团进入成长期满15周年了。 众所周知,升华集团的15年,是从一家一无资金,二无人才,三缺技术,再加亏损的企业中脱胎换骨,并走向成功的国家大型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升华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多个行业领域中,一个绕不开去的名字。同样,升华在未来更多领域里,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  今天,我们特推出“15年,成长历程”系列报道之首篇……  升华工业园坐落于浙北工业重镇―――钟管镇的南侧,业主是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处在东苕溪蜿蜒北去的延伸段―――横塘港(又名洋溪港)两岸。  目前,整个升华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已接近70万平方米。有近4000多名当地农民洗脚上岸,跨进了工厂的大门……势蓄横塘 横空出世  横塘,以桥而得名。这座刻录升华发展历史的横塘桥,也从原先的五孔石拱桥演变成宽敞的公路两用桥。而今横塘,虽然早已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又一个响彻云霄的名字―――升华。但是,就是那些土生土长在这方热土地上的附近村民和对横塘有着特殊情节的左邻右舍们还能时常念叨起这个快要久违的名字。 横塘桥,它原先的知名度远比其它地名来得响亮。但是,随着升华集团发展,再加上全国各地诸多人才的蜂拥而入,那原先的“光辉历史”也早已时过境迁。  如今,横塘桥堍两岸除了星罗棋布的工厂之外,过多的是川流不息的车来人往。 俗话说:泥巴石头也会翻身。这句话正好形容了横塘桥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  1984年,升华集团的前身―――德清县第二生物化学厂率先打破了横塘桥两岸寂静的空间,把高高耸立的烟囱插在了原先那一望无垠的桑间田头。然而,横塘的周围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一般 “风调雨顺”。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原先欲掷横塘桥两岸平地一声“惊雷”的德清县生物化学二厂5年下来却是“哑弹”一枚,险些为横塘桥两岸这方热土的变迁埋下遗恨。  1989年初,升华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士林的走马上任,从而推动了横塘桥两岸的变迁进程。如今,连接升华工业园两岸的这座公路桥上,川流不息的上班族和来回穿梭的汽车、机动车交相辉映,以及矗立在横塘两岸那英姿飒爽的厂房和整齐划一的道路、绿化带,完美无缺地写出了升华工业园建成和壮大的价值。  迄今为止,在整个升华工业园内,公司已相继实施了13个国家级项目和30多个省级重点项目,为整个工业园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园中有园 并驾齐驱  应当说,升华工业园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加快和推进了钟管镇工业企业的集聚。随着升华工业园方兴未艾的蓬勃发展,俨然给整个钟管工业园区的建设进程起到了领军的作用。尤其是升华工业园的成功与壮大,给整个钟管工业园区的进一步扩展积累了丰硕的经验。  凡到过升华工业园,或者对升华工业园有所了解的人士都知道,升华工业园其实就是钟管工业园区的“园中园”。也正是升华工业园与它的母体―――钟管工业园区的血脉相通,才让横塘桥两边真正有了日月换新天的良好发展势头。  主管钟管工业园区建设的工业副镇长张芳根介绍说:整个钟管工业园区规划目标为10平方公里,相当于全镇四分之一的面积。目前,已建成的工业园区面积就已达2平方公里,有26家企业在园区内落户。其中,由升华集团创办的“园中园”―――升华工业园的总面积已接近70万平方米,产业涵盖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木制品加工等三个大类。  董事长夏士林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龙头企业,我们理应走在前面,无论是发展,还是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尤其是推动整个园区的发展和壮大。子孙饭碗 牢不可破   “两岸蛙声繁似沸,一溪萤火乱如麻,倥偬我也如君等,快桨劳劳叩万家。”这是当年曾在民国德清县党部任职的诗人冯措宇在横塘桥下吟诗作赋时,在《青登途中》为横塘留下绘声绘色的诗句。  如果我们把当年诗人笔下的诗情画意,看成是横塘桥两岸,也就是今天我们话题的“主人公”―――升华工业园古有的风韵,那么在现代文明日趋进步的今天,在不断发展中对整个“园中园”的苛求,也许除了经济增长点之外,那就是向生态型迈步。  目前,不仅仅在升华工业园生产的产品是绿色环保的,而且生产过程同样也是绿色环保的。建设在这个“园中园”的升华拜克、云峰新材两家骨干企业不仅悉数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而且其清洁生产工作也抓得有声有色。同时,升华工业园内的企业不仅从管理上注重生态型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从选择产品开发之初就已经联想到了如何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源头上去控制污染源的产生和排放。  升华拜克生产的产品中,其绿色农药对我国农药提前结束有机磷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样,云峰新材也不甘落后,在全国率先生产出环保型装饰贴面板,改写中国木质装饰板材没有环保产品的历史等等事例,能够让我们拥有耳熟能详就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夏士林董事长在加快升华工业园建设步伐上始终不渝贯彻的一条基本原则。早在1995年3月,升华集团就率先提出了对“园中园”联合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方案,并逐步提出、实施了一揽子有关环保建设方面的措施和行动。目前,整个集团在园区的所有生产型企业均建立了相应的污水处理站点,其中,升华拜克一家企业的污水治理能力每天就在万吨以上。特色园区 发展无限  升华工业园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农民原有的生活规律,但可喜的是让他们摆脱了原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单调乏味的传统生活,让他们有幸洗脚上岸,穿着袜子进工厂、逛公园。  夏士林常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开导和勉励他的同事和下属:“能力有限,努力无限。”同样,升华工业园的创建、发展、壮大和巩固,与这位领军人物执着的敬业精神无法分开。这些年来,横塘桥两岸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原原本本地把升华集团的发展溶入了其中,尤其是依港而立的升华拜克的几家分厂,也完美无缺地把国内独树一帜的生物化工特色刻录了出来。  而据对升华工业园有着直接管辖权的钟管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透露:升华工业园作为“园中园”,将继续被赋予以生物化工为主要特色,起着引领、集聚周围化工产业的兴起,同样,建立同类型的特色园区,也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和环境治理。根据我们的规划,在未来有望建成10平方公里园区目标中,将始终如一地沿着积极引导、稳妥推进的战略。  由此可见,升华工业园在整个钟管工业园区中扮演着“领军人物”的角色尚无有人取代,为此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也就成了责无旁贷的职责。  目前,整个升华工业园中已集聚了升华拜克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四分厂、正在筹建中的拜克开普,以及云峰新材、升华强磁等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10多家。这些企业所创造了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整个升华集团年销售收入、利税的70%以上。同时,升华工业园的建成和壮大,更为周边群众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和加速推进园区周围第三产业的兴起,许多周围的群众围绕着升华工业园打起了经商、服务的算盘。  据不完全统计,在升华工业园的当地村民“工人”就多达4000多人,仅这些员工每年带回的工资、奖金总量就已经远远超过了5000万元。可观的经济来源不仅使周围群众受益非浅,更重要的是富裕了一方。  升华工业园的存在,不仅仅是钟管工业园区的“园中园”的样板,也是整个浙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